網絡之后,最重要行業:新物流
:2020-07-27
:812
它,阿里巴巴創辦人馬云口中:繼網絡之后,最重要的一個行業!
2017年十一月,球鞋大廠Nike宣布要把經銷商從三萬多家砍到四十家;相隔不到一周,全球零售霸主沃爾瑪(Walmart)公布財報,其突破亞馬遜(Amazon)包圍,股價創下歷史新高。
兩件零售業的大事背后,都藏著一個關鍵詞:新物流。
物流,一個最老被市場最嚴重低估,但在未來十年卻最有爆發力的產業。
當新舊經濟面臨劇烈整合,新物流,成為結合這兩者的關鍵樞紐。
「互聯網是一張天網的話,那么物流是一張地網?!柜R云說。
它,不再只是搬箱子
在線到線下數據全控管,實現零庫存
過去,物流多被定義是:貨物運送的「搬箱子」生意,勞力密集且價值極低。
現在,新物流結合科技數據后,貨物可在在線、線下、倉庫、門市順暢流動,進而做到「零庫存」,降低成本。甚至,還能如Nike執行長帕克(Mark Parker)所期待:「在消費者所需要的時間、地點,給予其想要的商品?!惯M而增加品牌競爭力。
「未來物流背后的支撐是數據,真正的物流一定是數據的溝通和流動?!柜R云說。
沒辦法掌握物流,你我,不可能做好新零售。
這,顛覆過去五年,大家認為要喝牛奶,何必養牛的輕資產論述。今年,從Nike、全家超商與優衣庫(Uniqlo),大家突圍的方式不是多開分店,而是:蓋倉庫。
先行者亞馬遜的成功,給了大家靈感,如《物流致勝》一書中所述,亞馬遜就是透過物流體系達到對貨物的價格支配力,形成價格吸引人流、人流吸引商流,再回過頭支配價格的正向循環。
「物流速度每提高一倍,刺激消費的杠桿能力可以擴大五倍之多,」馬云說。
量販店靠它拚電商業績
沃爾瑪購并物流新創,股價創新高
它,正成為實體店突圍的希望,先看沃爾瑪的例子。
2017年十一月,沃爾瑪發布第三季財報,電商業務與去年同比增加54%,這讓其股價創下歷史新高。
沃爾瑪發展電子商務已經十七年,但面對亞馬遜的進擊,屢敗屢戰,因為后者不須設店面,成本低,且商品項目又更多。但這兩年,沃爾瑪一口氣購并五家電商公司,也購并物流新創,強化其物流體系,更采用店倉合一模式,讓實體店面也成為電商的「出貨倉」,也就是消費者可以在線下單,自行到線下門市取貨。
即便亞馬遜擁有自己的機隊,但,沃爾瑪現成就有全美國約四千六百家門市當作據點,實時取得的方便性更強,反將亞馬遜一軍。
它,成為廠商實踐客制化商品要角。
Nike今年宣布破壞建置三、四十年的通路關系,執行長帕克說,該公司正進行大型革命,以實時提供消費者量身打造的球鞋,讓出貨時間可以從六十天縮短到十天。該公司計劃把經銷商從三萬多家降到四十家,一面讓物流更順,一面反向從直營門市中獲得大數據,去決定后續的生產內容,打造出消費者真正要的商品。
全家物流本部部長黃國龍認為,物流將是帶領零售業走向客制化生產「C2B」(Customer to Business)的關鍵。
快時尚靠它抗網購品牌
優衣庫貼近商圈蓋倉庫,獲利增39%
它甚至將是獲利、存亡的關鍵決戰點。
想象一下,你的企業若能做到零庫存,獲利可以增加多少?當消費者需要你時,你能夠隨時供給商品,將為品牌增加多少價值?
H&M今年十二月十九日股價創2009年五月以來新低,九到十一月的營收比去年同期下滑4%,但是它的競爭對手Zara母公司Inditex,本年度前九個月營收成長接近一成,凈利攀升6.2%。
當快時尚面臨網購品牌的夾殺,Zara透過快速設計與反應去降低庫存成本,服飾可以在三十六到七十二小時內,就送到各地Zara門市,H&M則可能要花上數周。
另一家競爭對手優衣庫也面臨沖擊,但其突圍的方式很有趣,它們選擇蓋倉庫,而且是蓋在更接近消費核心區域的位置。這些倉庫可依照實體店實時銷售狀況,很快配送,并減少某種商品暢銷時,來不及補貨,而錯過銷售時機的狀況。
十月初,優衣庫公布2017會計年度財報,營收比去年成長4.2%,營業利益更是大增38.6%。
電商靠它重組供需關系
亞馬遜「未買先送」,能左右制造端
當實體的物流結合虛擬的大數據信息,京東集團副總裁傅兵直言,物流已經從過去被動的服務者,變成「引領」或者「拉動」商流的角色,成為決策指揮中心。
今日亞馬遜擁有超過五千億美元市值,關鍵就是其物流投資做得夠深。以2016年為例,在營運成本中,物流所占比率僅次貨物成本,達13%,高于營銷、管理、技術投資等費用。
亞馬遜服務全球約莫二十億買家與超過兩百萬供貨商,它能透過數據分析出最佳配送途徑與倉儲分布;它還申請一項「預測式購物」專利,能根據消費者購物喜好,提前將商品送往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,一旦下單之后,就能立刻送到你家門口。
「未買先送」,讓消費者不須等待,又不會多余生產,是新物流最完美的目標,但它也將重組品牌商與制造、代理商之間的關系。
中國科技大學營銷與流通管理系副教授曾玉勤說,更多業者正透過物流統籌所有供應鏈設計,縮短產地與消費者的距離。
例如,過去物流只負責從生產工廠運送面包到通路,未來,當全家超商預測貨架上的面包明天將賣出二十個,與此同時,物流就會發送指令到原料供貨商,告知準備多少雞蛋、面粉等原物料,而全家物流車隊,會到原料產地,運送原料到面包制作工廠,再從工廠送到通路,把控所有供應鏈物流環節,制造商也必須學會將數據串聯。
代理商的存在價值,正被挑戰。當電商平臺比你更理解消費者,而品牌商又積極要掌握數據,以縮短物流距離時,類似Nike這樣大舉收回代理權的事件,恐怕將在不同產業被復制。
東京著衣自做物流,還做起代管生意
在臺灣,已有人看到新物流的威力!
老牌服飾電商業者東京著衣,今年將旗下物流部門獨立,成立久新新物流。久新執行長吳明锠說:「電商營銷手法已經大同小異,戰到頭破血流,關鍵是物流,誰的后勤成本最低,誰的獲利空間就最大?!?/p>
久新不只幫母公司東京著衣管控物流,也協助代管第三方業者的倉儲業務,還會從中挑選特定垂直領域的客戶,例如美妝、女裝與童裝品牌,操作「聯合銷售」平臺,讓消費者能在平臺上,同時買到不同品牌的產品,并統一經由久新包裝出貨,同時幫所有客戶省下后勤物流成本。
吳明锠指出,目前服飾電商平均處理一件貨物的后勤成本為二十元,透過久新共同代管倉儲的模式,可以省下至少50%的后勤成本,假設其他營業費用不變,獲利就多出原先后勤成本的50%,「營銷賺的一塊錢,不是扎扎實實的一塊錢,但物流所節省的錢,絕對是扎扎實實的一塊錢?!?/p>
一年營收約四億多的東稻家居,是臺灣最大家具電商。由于家具配送的難度很高,東稻以自建車隊建立競爭門坎?,F在,當它完備物流體系后,還可代理其他海外家具電商品牌,在臺灣配送。
「物流是一個很重要的武器,既是我們的負擔,但也是我們的核心能力?!箹|稻家居創辦人張修元提到。
「物流速度跟質量,會決定電商能夠做多大!」富邦媒總經理林啟峰說。
破壞與重組是同時并進的,新物流讓大家看到提升獲利的可能,但落后者的獲利能力將跟對手出現明顯差距,中歐國際商學院策略學副教授陳威如建議,小型業者若無能力自建物流,則勢必要加入如京東、順豐、菜鳥等大型物流供應鏈體系,成為生態圈的一員,才有共存共榮的可能。
物流,這個在商業中一直最隱形且被低估的環節,已開始證明它的獲利威力。掌物流者得天下的時代,已經正式到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