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三大電商風口宣告終結
:2023-01-09
:24
三大風口直接跌落
今年以來,我們見證了太多電商風口的隕落和跌倒。其中,頹勢最為明顯的要數生鮮電商、垂直電商和社交電商。
生鮮電商絕對在中國的電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2018年升溫,2020年到達頂峰,2021年加速潰敗,一直到2022年存活的生鮮電商玩家變得寥寥無幾。
昔日的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現在只剩下55名員工,似乎也宣告著這個賽道內的榮光已經消耗殆盡。
各路資本爭相加碼的盛況成為過去,生鮮電商成了讓巨頭們流血的一個教訓。
事實上除了每日優鮮,橙心優選、十薈團等徹底失守,京喜拼拼、盒馬鄰里、叮咚買菜、興盛優選等也在今年接連撤城,集體后退。
曾經有多熱鬧,現在就有多唏噓。
前置倉模式下的生鮮電商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,也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難以頂替的作用。
但是,對于前置倉究竟能不能盈利,大多數人持保留態度。
前置倉現存的玩家中,叮咚買菜三季度大幅度扭虧,是比較有希望扭虧為盈的企業之一。
相比社區團購模式下的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,沒有大平臺靠山的叮咚買菜需要更多的想象力。
現在的形勢很明確,線下零售復蘇是大趨勢。這對生鮮電商來說,卻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。
相比生鮮電商的急劇收縮,垂直電商的戰線明顯拉得更長。過去的十年里,垂直電商燒光了千億融資,逐漸走向衰敗。
今年發生巨變的外部電商市場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抖音、快手電商已成規模,淘寶、京東、拼多多加速搶占剩余電商市場,留給垂直電商的生存空間已經不多了。
作為大家認知中僅存的獨立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,近期也傳出了不好的消息?!耙伤婆苈贰?、“人去樓空”等字眼都為寺庫蒙上了一層陰影。
當然,不乏有垂直電商平臺改變思路。
母嬰電商蜜芽創始人劉楠親自下場抖音直播,并關停了獨立APP。二手電商的領軍者閑魚、轉轉也被迫轉型,嘗試更多的可能性。
此外,作為最早一批垂直電商平臺,虧損幾十億的蘑菇街也在渡劫。唯品會的日子過得似乎還不錯,但是卻難成“一線”。
頭部玩家尚在艱難掙扎,垂直電商的路越走越窄。
生鮮電商和垂直電商之外,社交電商的風口也搖搖欲墜。
今年以來,阿里和京東的社交電商加速關停。阿里的淘小鋪、京東的東小店,以及小米旗下的有品有魚,都先后停止服務。
社交電商,終究只成就了一個拼多多。近年來,社交電商的分銷、裂變模式爭議越來越大,監管越發嚴厲。就連拼多多,現在生意中“社交”的比重也不大,反而是零售屬性越來越重。
生鮮電商、垂直電商、社交電商,昔日的電商風口暫時或永久性地倒下了。另一方面,直播電商、快遞行業、新零售也開始減速了。
三大風口開始降速
直播帶貨當不了電商永遠的大腿。雖然直播電商現在仍保持著增長趨勢,但增速放緩也很明顯。
《2022年(上)中國直播電商市場數據報告》顯示,預計2022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到34879億元,同比增長47.69%。要知道,2018年直播電商增長率高達589.46%,一直到2020年都保持著三位數的增長率。
(圖源:網經社)
告別野蠻生長,直播電商進入平穩期,直播機構、主播、商家等都開始拿出真本事來廝殺。專業化、系統化、精細化運營,成為直播新時代的必需品。
“直播電商的天花板可能到了”,在這樣的認識下,抖音電商開始向貨架電商靠攏。商城,成為抖音電商押注的第二條增長曲線。
面臨同樣狀況的還有快遞行業。從增長趨勢上看,快遞行業的增長紅利迎來尾聲。告別高速增長,對快遞行業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壞事。
經過慘烈的價格戰,快遞行業需要一定的時間休養生息,恢復盈利能力。
此外,存量競爭中,快遞企業分化加劇。頭部的高度集中,能夠實現行業整體的優化。
與其說快遞行業的黃金時代落幕,不如說快遞行業靠人力驅動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,而數智化變革將是快遞行業下一個十年最大的機會。
無人車、無人分揀系統、無人分揀中心……數字物流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到來。
(順豐自研魚竿分揀機圖)
這樣的大背景下,京東物流、順豐、菜鳥等頭部快遞企業紛紛開始轉型,過去快遞行業“多、難、散、亂”的局面即將終結。
新零售就沒有那么好的運氣了。
自馬云2006年提出新零售模式開始算起,今年已經是第七年了。如今,盒馬鮮生、永輝超市、美團的小象生鮮等卻都沒有得到預期中的結果。
預計到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.8萬億元,新零售未來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,但是行業還沒有把模式走通。新零售降溫,還是困在模式里。
直播電商、快遞行業、新零售等相關業態相繼步入深水區,這些領域仍然是難得的增量賽道,但是沒以前那么好走了。
電商的未來依舊光明
一個風口過去了,往往伴隨著另一個風口的到來,這一點在電商行業也不例外。
電商行業從來不缺少出路。放眼未來,即時零售、出海、實體經濟等已經成為電商全新的增長引擎。
其中,即時零售是電商巨頭深入實體經濟的重要切入點。
《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》指出,預計到2026年,即時零售相關市場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。
目前,即時零售已經形成了京東、美團、阿里三強鼎立的局面,尤其是美團京東之間的碰撞更為激烈。
京東到家、京東小時購當前已入駐超20萬家全品類實體門店,王興也把美團閃購當作美團的第二條增長引擎。
iPhone新品發布之際,京東和美團的火藥味到達頂峰。
國內市場高歌猛進,電商巨頭也沒有放過海外市場。
(圖源:東方證券研究所)
拼多多是今年電商三巨頭出海的代表,美國市場推出主打低價的Temu,直至SHEIN。
最新數據,Temu在美國的安裝量已達1080萬次,登頂美國應用下載量榜首。
不過巨頭們的出海之路也遇到了阻力。今年下半年,京東國際的歐洲業務和東南亞業務接連收縮。
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,深深困擾著一直在出海路上探索的巨頭們。
中國電商出海,道阻且長。如何打造業務的差異化優勢并做好本地化,才是中國電商海外破局的關鍵。
總體上來看,新的市場機遇下,電商將打開新的局面。
廣州托管倉庫,廣州派亞物流在倉儲物流行業已深耕將近13年,專門為客戶解決貨物存儲,倉庫出租,物流運輸,庫內加工等倉儲服務;已積累多個行業的倉儲管理經驗;是一家專業為中小企業提供電商云倉、倉庫托管、裝卸、物流運輸、報關報檢一站式的第三方倉儲服務;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;以先進的管理系統、專業的倉儲設備、專業的倉儲管理團隊,以客戶為中心,快速響應客戶需求,不斷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,為客戶提供高質量、高水平服務。